对比4月,5月汽车召回频率增多。数据显示,4月车企乘用车合计召回6次,召回数量为54.62万辆。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共有11家汽车生产企业备案了召回计划,共开展汽车产品召回活动14次,涉及车辆118.21万辆。其中,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最多,占5月召回总数量的90%。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创新高,但行业仍存在产品质量标准成熟度低等问题。通过缺陷产品召回,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标准修订,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质量。
汽车召回频率增多
对比4月,5月汽车召回频率增多。数据显示,4月车企乘用车合计召回6次,召回数量为54.62万辆。5月共有11家汽车生产企业备案了召回计划,共开展汽车产品召回活动14次,涉及车辆118.21万辆。
其中,特斯拉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Model 3及国产Model 3、Model Y汽车,共计1104622辆,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特斯拉召回公告,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汽车行业分析师赵芹表示,电动汽车使用电机和电池驱动,能量回收系统较燃油车有很大改变,电机在低转速时仍有很大的驱动力,且响应快、没有轰鸣声,导致当驾驶员误踩驾驶踏板时,容易出现车速失控情况。
除特斯拉外,克莱斯勒、捷豹路虎等豪华知名品牌也召回了旗下新能源汽车。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扩大召回部分进口2.0T 4xe Rubicon四门版牧马人、2.0T 4xe Sahara四门版牧马人混合动力汽车,共计98辆,原因是安装了不正确的高压电池保险丝紧固件,可能造成保险丝过热熔断失效,导致车辆失去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捷豹路虎(宁波)贸易有限公司召回共计4521辆进口揽胜插电式混合动力、卫士插电式混合动力等系列汽车,原因是冷却液弯管耐热性不足,当发动机过热时可能造成冷却液弯管裂损,冷却液泄漏至涡轮增压器隔热板,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发动机舱起火。
“新能源汽车改造了汽车动能系统,提供更丰富的智能化配置,旨在提升用户驾驶体验,但同时存在新能源系统带来的新安全隐患。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间尚短,诸多技术等标准和安全测试还在不断完善中,建立召回机制有助于车企及时对产品缺陷进行纠偏,提升行业整体的技术工艺。”赵芹说。
安全问题受重视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并获得了政策层面大力支持。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33.3%,较2022年同期26.6%的渗透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国内累计零售242.1万辆,同比增长41.1%。
6月8日,商务部办公厅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活动将强化购车优惠政策支持,加强活动经费、场地等保障,协调推动地方、企业等出台支持汽车消费的针对性政策举措,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汽车信贷金融支持措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流入市场的数量增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工信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到,全面增强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强调,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企业要加强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等缺陷线索的收集和调查分析,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对于确认存在缺陷的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主动实施召回,切实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指导意见》要求,规范产品安全性设计,企业要制定产品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并根据已销售车辆暴露的安全问题持续修订完善。强化供应商管理,如企业要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明确的产品安全指标要求,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价制度。
此外,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方面,《指导意见》要求,企业要积极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热管理策略,明确动力电池使用安全边界,提高动力电池在碰撞、振动、挤压、浸水、充放电异常等状态下的安全防护能力。鼓励企业研究应用热失控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和早期抑制及灭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