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遇到严重衰退,伴随着俄乌冲突及芯片短缺等影响,海外汽车制造商供应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为107万辆,同比增长58.1%。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量为95.4万辆,同比增长5.6%。这是中国在汽车出口量上首次超越日本。机构预测,今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同比增长近30%。中国将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回望过去三年,中国汽车“走出去”成绩斐然。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在2020年不到100万辆的基础上,一路暴涨超过200万辆,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出口国。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311万辆,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自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遇到严重衰退,伴随着俄乌冲突及芯片短缺等影响,海外汽车制造商供应能力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而我国疫情防控效果良好,汽车产业链相对完备,且生产能力快速恢复。此外,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上,中国汽车“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新动能。
在过去三年中,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并出现了中国汽车出口的“量价齐升”,出口均价实现了同步增长。目前,中国车企正加快“走出去”,一方面深耕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南美、亚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布局以欧洲、北美为代表的海外新能源市场。
不过,应该看到,中国汽车出口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着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痛点”。比如,在海外市场的产业链保障、配套售后服务体系不足,一些海外市场还存在贸易壁垒等,这就要求中国汽车企业采取更加主动的本地化模式,积极融入汽车产业链全球分工,与当地共享汽车出口的红利。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走出去”多是以贸易为主的形式向外出口汽车产品。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正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海外本地化模式进行跨越。以中国车企出口量第一的上汽为例,目前,上汽在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英国伦敦设立三个创新研发中心,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建设了四大生产基地,并在海外建立了超过100个零部件生产研发中心和超过1800个营销服务网点。目前,除了上汽之外,奇瑞、吉利、长城等中国汽车企业也正在积极推动海外本地化战略。
可是,与日本等汽车出口大国相比,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在本地生产制造的还不多。比如,日本8家主要车企在海外生产、销售的量远超本土,海外的整体销量大约占据总销售量的三分之二。因此,日本等汽车大国的本地化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与当地汽车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汽车,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当地售后服务网络,提供及时和专业的售后服务,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忠诚度;拓展当地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当地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合作,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量等。
总之,中国汽车企业做好海外市场本地化功课,促进中国汽车出口,从过去简单的产品贸易,转向在当地建厂、售后服务等本地化,让中国汽车更好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