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一季度,相较上年同季,新能源车产销均实现了1.4倍的增长。不难看出,当下新能源车销售的数量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长的势头在明显放缓。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火热,正成为促进“内循环”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
数据固然让人振奋,但是如果深入审视,也会发现一些隐忧。在去年一季度,相较上年同季,新能源车产销均实现了1.4倍的增长。不难看出,当下新能源车销售的数量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长的势头在明显放缓。
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之所以放缓,有多方面的原因。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在今年初时预估,新能源车销量的增长可能达到一个瓶颈阶段,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市后,增长将成为一个问题。此外,最近几个月,车企打价格战,市场混乱也让部分消费者产生了持币观望的心态。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因素更不能忽视,那就是使用环境不够友好,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众所周知,随着大城市汽车消费进入平稳阶段,我国汽车增长区域正在向农村转移。有关机构预计,到2030年我国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或达5000亿元。
对各大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车企来说,农村市场势所必争。
新能源车下乡原本有着天然优势,因为农村地区电价相对便宜,而且新能源车种类极多,给乡村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提升了他们购车的积极性。
虽然新能源车在农村市场发展有着如此广阔的前景,但目前还是有一些痛点在抑制着乡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主要问题在于,在广大农村市场,新能源车消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仍有不足。
因此,充电桩建设毫无意外地成为当前国家新能源车鼓励政策的主要着力点。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这次国常会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意味着相关建设将很快进入实施阶段。
售后维保同样是新能源车使用环节的瓶颈之一。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车企在努力推出更多更适合城乡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同时,建设好下沉售后服务网络,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国常会提出,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显然是有针对性的举措。
行业人士预判,新能源车下乡,“充电桩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农村盘活汽车消费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有经济学家发表了一个观点,认为内需不足只是表象,实质缘于中高端产品和服务领域存在许多供给抑制政策,导致本就存在的有支付能力的庞大有效需求得不到充分释放。
广大农村的新能源车消费需求,能否因供给抑制政策的调整而被激活,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