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在线

汽车电动化转型过快冲击就业


2024-11-19 09:22:20    来源:

行业皆知,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占 GDP 的 10% 左右,关联上下游产业众多,影响巨大。

上海车展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然而,在“经济运行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的情况下,汽车电动化转型速度过快,对就业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

“50%的渗透率不是瓶颈”

2023年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风向标,投资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格外看好。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上海2023年车展整体体现电动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发布多款重磅车型,豪华品牌,纯电车型阵容丰富,新能源转型提速;合资品牌,强调本土化,发力新能源迎头追赶;国产品牌,全面崛起,高端化趋势显著,合力助推车型周期促进需求增长,2023年一季度销量超市场预期10万辆,订单等数据已在3月上台阶至2022年四季度水平 。”

趋势方面,《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上海车展新能源车为绝对主角,各家车企在智能化的军备竞赛中不遗余力,宝马董事长齐普策直言‘中国动向将引领世界方向’。”

产品方面,据《中信建投证券》统计:“第二季度已经公布上市或者亮相的新车有76款,电动车达到51款。供给端改革下市场担忧的新能源汽车50%的渗透率不是瓶颈。”

汽车电动化转型是大趋势,投资机构看好新能源汽车,自然会将金融“活水”向该领域引流。

汽车电动化加速冲击就业

在全行业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领先全球自豪的时候,电动化对就业的冲击不容忽视。

由能源基金会发布的《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对中国就业影响研究》(下称《研究》)报告指出:“统计各环节就业人数的变化,电动化对汽车行业就业的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就业总岗位的减少。”

《研究》指出:“在基准情况下, 2060 年汽车行业总体就业岗位减少 331 万个,大约占目前总就业岗位的 44%。考虑到企业发展会预留部分人才,预计到 2040 年,实际减少的就业数量在 100~200 万之间,到 2060 年,实际减少的就业岗位数量,在 250~300 万个之间。”

对于岗位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研究》归纳了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零部件的生产制造环节相关就业岗位需求减少大约为 180 万个;二是由于智能制造的发展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一部分岗位将面临优化,此部分岗位需求大约减少 80 万个;三是由于销售模式变化导致岗位数量的减少大约 70 万个。”

从上下游环节看,生产制造和补能环节就业数量下降最为明显, 分别下降了 61.1% 和 81.4%。而研发制造环节就业人数下降幅度不大,如果按照实际需求来看,研发就业的岗位略有提升。售后服务人员也随着保有量的提升而小幅增长。

另外,汽车电动化转型对人员素质要求也有提升。以研发环节为例,《研究》指出:“研发环节岗位所需的学历和专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本科以上学历要求的岗位占比从 36% 提升到了 85%。需求的专业也从机械类、电器类扩展到计算机、化工、材料、能源动力类;专业方面,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非常高。当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后,原有的研发人员无法胜任新的研发需求,只能通过淘汰原有人员, 招聘全新的人员来进行业务转变。”

统筹效率与公平

《研究》给出的汽车行业现有岗位下降超40%的预期时间节点在40年之后,看似非常遥远,但目前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汽车电动化加速转型——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已然突破20%、30%,未来或将突破50%……这在汽车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对就业的冲击不容忽视。

4月28日的重要会议提出:“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对此,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16到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19%。”

行业皆知,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占 GDP 的 10% 左右,关联上下游产业众多,影响巨大。汽车产业带动直接就业人数500万,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 3000 万,接近适龄就业的 6%。

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促进机会公平。因此,《研究》建议称:“平衡产业发展与就业。把握好转型的节奏,在转型过程中统筹考虑产生的人力资源问题,特别是因岗位流失造成的就业问题,实现统筹发展。同时,重点关注低技能、大龄劳动者等弱势群体。这些劳动者与电动汽车生产的能力素质要求差距较大,因此转型中失去岗位的风险最大,在社会中也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再就业的难度较大, 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延伸阅读